首页  | 新闻  | 体育  | 娱乐  | 经济  | 科教  | 少儿  | 法治  | 电视指南  | 央视社区网络电视直播点播手机MP4
戏曲频道 > 运河戏话 > 专题首页 > 正文

运河戏话——天津篇

央视国际 2004年12月16日 11:47

  从鱼米之乡的江南沿运河北上,出山东,经河北,过天津,就到了北京城,这曾经是过去南北漕运的主要渠道。而天津是这条水道上一个极为重要的码头。因为天津城的一边是都城北京,一边是通往世界的大海,而且,连运河在内的九条大河汇聚在这里。于是,古今中外,各色的风情熔铸成了这座城市。

  过去,江湖上,多如牛毛的戏班穿梭往复在三江五湖、九行八座之间。大家有一个共识,那就是——天津的戏最难唱。难在哪呢?天津人不爱看戏吗,答案恰恰相反。

  梨园行有句老话,叫“北京学戏,天津唱红,上海挣钱”。据说,旧时,京城出去的演员,才被认为最正宗,而这正宗的京角只有到上海演出,才有可能在个把月里,挣出一套天子脚下的体面宅院。这条名利双收的路上,天津是最难的一道关。

  历史上大小几百个剧种,没有一个出在天津,为什么天津会形成如此独特的戏剧环境呢?它特殊的地理位置之外,是不是还有别的原因呢?

  这里就是著名的三岔河口,南运河与北运河在交汇在这里,据说这里也是天津人最早聚居的地方。据记载,明清时期,这里漕运发达,千帆云集,水道的开通使小小的直沽寨很快发展成了“天津卫”。几百年后,当年的景象已经无从考见了。后来,有人找到一张珍贵的古画,这就是清代画家江萱绘制的《潞河督运图》。至此,当日三叉河口的繁盛再一次浮现在世人眼前。在天津城600岁生日的时候,天津人把这副画刻在了河边的墙上。

  三岔河口边上的“估衣街”是旧时天津卫最繁华的地方。

  就在这样的环境中,先后诞生了几位当年名震京师的戏曲大家,其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就是“同光十三绝”之一的名丑刘赶三和“老乡亲”孙菊仙。

  刘赶三,生于1817年 本名叫刘宝山,就出生在估衣街不远的刘家后一带。他本是一位药材商人。因为喜欢戏,所以后来就干脆放下生意不做,一门心思当起艺人来。因为戏瘾大,常常一天连赶三四场戏,于是就落下了个“赶三”的名字。刘赶三之所以名重京师,不仅因为戏好,更因为他机智幽默、针砭时弊的性格。

  孙菊仙,字宝臣,生于1841年,武秀才出身,曾是一名三品的将军。后来弃官不做,粉墨登场,下海成了艺人。由于他声腔高亢质朴,很快便成为和当时“伶界大王”谭鑫培齐名的一代大家。人称“老乡亲”,不仅天津观众这么叫,外地戏迷也这么叫。晚年,他很少商业演出,但对各种义演却乐此不疲。1932年,天津大同学校为筹募办学资金,在春和戏院举办义演。90岁的孙菊仙仍坚持登台。台下观众频频欢呼——老乡亲辛苦。这是他一生中最后的一场戏。90天后,孙菊仙在津病逝。

  一刚一柔、一庄一谐两位从这里走出去的戏剧大家,以各自的方式,彰显了家乡的性格。

  老话说:天津卫,三宗宝,鼓楼炮台铃铛皋。这鼓楼被认为是天津城的一块宝地。上世纪末,天津开始了大规模的原址重建工作。虽说已不是昔日的砖瓦和街道,但熙攘的人群后,依然流传着这条老街的故事。

  从元晟园出来,不远处就是著名的广东会馆戏搂。

  广东会馆戏搂建于1907年。被称做是中国最后的古典剧场。做为主体建筑的戏台,本身就是一座匠心独具的工艺品。

  当初的人们,曾把自己所有关于美的想象都倾注在舞台上,很少有什么事物能在百十年间,像戏曲那样,被不同行业、不同年龄、不同阶层的人广泛喜爱。时光飞逝,人去楼空的时候,砖木间的每一个细节,依然讲述着那些古老的祝愿。

  人们把愿望刻在戏台上。艺人们你放唱罢我登场,看客们一代一代地熙熙攘攘寒来暑往。只有这座戏台,佩带着琳琅满目地吉祥祝语,百年间,一动不动地坐看人情冷暖、风雨苍黄。没人知道,如果砖木开口,会讲出多少故事,于是,在这砖木上歌舞的艺人们,本身就成了那个记录时光的传说。天津的戏台很幸运,因为靠着京城,临着水路。但往往它的不幸也正源于此。天灾人祸让天津的艺人有了更多的传说。

  民国七大案中的“枪毙刘汉臣”事件,就发生在天津的另一座舞台上。

  过去天津卫有句老话叫“要看好戏下天仙”,说的就是“下天仙茶园”。1903年火灾后,重建为“天仙舞台”,是当时少数可以搬演机关布景戏的新型剧场。几经起落,建国后,定名为“人民剧场”。刘汉臣事件发生时,那里叫“新明大戏院”。近年来,这里已成为天津人艺的制景车间。

  我们赶到这里时,恰逢拆迁改造。周围的居民几代人在这里看戏长大,很怕剧场也被拆掉,正在四处游说。

  甄教授为了解“刘汉臣事件”曾多次到这里考察。他为我们讲的故事,为这座近130年的老剧场,平添了几分悲剧的颜色。

  和人祸比起来,天灾要朴实得多。近600年中,天津共发生水灾400余次,仅从1907年到1948年间,天津就被被淹过7次。所以,天津艺人们常会自发组织起各种赈灾演出,即便是外省招灾也不例外。110年历史的民主戏院,前身叫“东天仙茶园”,当年很多赈灾义演都曾灾这里举行。

  几年前,这里曾转包给个人。拆迁在即,老板一家忧心忡忡。

  2004年的天津,到处都在施工,新近竣工开业的古文化街,提供了一个新旧交融的期待模式。在文化街的中心是已经有678年历史的天后宫。像很多临水而居的地方一样,天津自古就有祭奉妈祖的习俗。在妈祖殿的正前方,是一座不大的戏台。这上面的演出,曾是人们奉送给神祖的最好礼物。这样面对神殿的戏台,各地都有很多,演戏筹神是古人重要的活动。旧时艺人处于最卑微的地位,但在这些民间最神圣的活动中,五彩的戏文是祭品也是主角,千百年的粉墨油彩间,艺人们往返于人间天上。

  拐过戏台,不远就是泥人张的彩塑馆,因为刚刚落成,展厅部分还没有开放。在这些五颜六色的泥塑中,戏曲人物占了一大部分。其实,早在第一代泥人张还未成名的时候,就已经和戏曲结下了不解之缘。

  天津人爱戏不仅仅是在台上,生活中,戏曲也曾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部分。

  天津古镇杨柳青就在运河边上,这里的石家戏台是家庭戏台中的精品杰作。以演《秋海棠》而被誉为话剧皇帝的石挥,就出生在这个家族中。

  在很多爱戏的大户人家中,戏搂往往是最为倾注心血的地方。普通人家自然建不起戏搂,买些戏出的年画贴在墙上,也算是聊胜于无。在离石家几步远的地方 ,我们找到了年画家霍庆有的家。霍先生是杨柳青年画世家的第六代传人,艺名“古一张”。

  现在的天津,依旧是戏曲的一方重镇,但是,水路已经不见了早年的繁盛,水边的戏搂也已经没有了昔日的喧嚣。只是早晚间,这些岸边的身影,还依就重温着旧日的旋律。

  据说,现在,河上所有桥梁都在加高,明年的这个时候,大些的船只将可以从这里经过。

(编辑:史冬莲来源:CCTV.com)